二战德国钢盔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二战 钢盔 二战德国钢盔

二战德国钢盔

#二战德国钢盔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钢盔组织:钢盔前线士兵联盟

钢盔前线士兵联盟,简称“钢盔”是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准军事组织之一。在魏玛共和国末期是德国国家人民党的武装组织。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,这一组织在一体化进程中被重名为“国家社会主义前线战士联盟”其大部被吸纳进冲锋队中。

信息:

德国陆军和海军上战场所戴的钢盔,在右侧会绘有红白黑三色国家盾徽

海陆空三军钢盔左侧都绘有帝国鹰(空军的标识则不同,是一只抓着万字符的飞鹰)

党卫军的钢盔右侧会绘有字母“SS”代表“Sieg”意为胜利,左侧绘有纳粹万字国旗盾徽。

德军M35钢盔

二战时期的德军钢盔和一战时期的德军钢盔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可以说,二战的德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,M17,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。在1935年,德国的M35定型。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,来替代仍在试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。M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7很象,但是M35比M17更轻,功能也更强。

M35在1935年开始生产,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,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,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35,直到1936年,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。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,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35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。M35型钢盔自1935年正式投产后的两年时间内,便生产了大约一千四百万顶。尽管如此,但德国陆军直到1936年才接收了第一批新型钢盔,因为当时钢盔的大量订单都优先用于出口国外了。二战爆发前,M35型钢盔最大出口订单的买家便是中国和西班牙政府。

M35钢盔

德军M40钢盔

M40和M35很像,特别是它的盔沿和M35几乎一样,所以很多人都会把M35和M40搞混。其实辨别M35和M40很简单, 只要看两者的通风孔就知道了. 为了降低成本,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装通风孔的做法,而是直接在盔的两侧打了两个通风孔。这个简化步骤加快了头盔在战争期间的生产速度,但是必须采用新的模子。由于采用了新的模子,M40比M35要圆。M40的油漆有两种,一种是外表和内盔都是无光的平滑漆(细微颗粒)。另外一种是内盔是平滑漆,而外盔表面是粗糙的大颗粒漆。除了党卫军的M40以外,所有的M40只有在外盔的一侧有标记。另外一侧没有。与M35钢盔的区别:M35材质是镍铬钢,通气孔是后期安装的。M40是M35的廉价简化版,材质改为硼钢,通气孔是钻孔的。因为通气孔工艺改变,所以必须换新的模具。所以M40的外观比M35更圆一点。M40是为了适应战争做的改进。后期的M42更进一步简化,硼钢换为了普通钢材,卷边工艺也省了,大大增加了生产进度。

M40钢盔

德军M42钢盔

M42是整个二战中最常见的钢盔,这是因为M42较长的生产时间(1942-1945),而且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,M42还被继续使用。而M35,M40是在早期的二战中使用,因此所剩不多,反而在今天M42比较容易M42和M40几乎一模一样,唯一的不同就是外盔的边缘,M42的外盔没有使用早在马克西米连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的卷边工艺,而是使用了切边(这也是为什么说M42钢盔割手的原因),这是因为在战争时期,由于前线的迫切需求加上德国工业体系的产能已经在超负荷运转了,为了缩短生产时间和降低成本,工厂将钢盔外沿窝边的这道程序省略了。另外,多数的M42的外盔都没有标记,少量在1943年以前生产的,在头盔的一面有陆军,空军,或SS的标记。另外一侧没有标记。M42的油漆为深绿色或沙色(沙子的颜色),选择这两种颜色主要是为了增强隐蔽力。

M42钢盔

 总的来说,二战德国的钢盔质量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下降

其他部队的钢盔警用版本,把护颈做成了方形。

消防员版本,钢盔顶部装了一个铝或铬制的梳状物。

“防空组织”(一种负责预防空袭的民防组织)有着更大的护颈,并且有耳朵切口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